水淹
|从7月份开始,每次LP所在的支行从人行领取的现钞,都是簇新的,刚从印钞厂里出来的。这可是一般只在春节前才会短暂出现的景象哦,可见流动性之泛滥。
不过,反过来看,如果人行施行的是定量(维持货币数量)——而非定性——的货币政策,则人行已经收到了最明显的货币过量信号,很可能已经悄悄收紧货币政策了。
正如高盛(Goldman Sachs)所言,中国上一轮紧缩周期并非始于2004年央行加息,而是比这早了18个月,当时央行开始发行短期票据,以吸收过多的流动性。现在,仅听其言,你会以为听到了鸽群的振翅声。但观其行,那分明是老鹰在集结。这就是中国收紧银根的方式:一步一步、不知不觉。不过是不是这又意味着温水还需要煮一段时间的青蛙?
说起来,我7月底还听过北大教授周其仁的关于货币的课,说的挺深入。他说,人们只关注到手的钱(money),一旦出手,并不关注它流去了哪里。中国一年的GDP是30万亿,流动的“货币”(CURRENCY)有53万亿(M2)。因为“需求”是有货币表现的需求,加上中国人从众,且阀值(临界值)非常之低:要么都想不明白,要明白,一晚上人人都明白了。导致“预期”有“自我实现”的能力。
关于临界值,他举了一个解放上海时控制通货膨胀的例子,需求、供应博弈,当无法控制供应时,囤货就有临界值。
他对形势的判断是,这次的危机不是SAS而是HIN1(雷声大、雨点小)。货币是政府印刷的(而且是没有锚,不受控制的),因此,取消金本位后,只有CPI,没有萧条。印出的钱就像流出的蜜,流到哪里(流去供应相对固定的地方,比如楼市),哪里就会膨胀,但并不会立刻直接带来CPI的上升。但归根结底货币还是水,因此通货膨胀迟早到来。过程中有收入上升、货币增加、CPI上升的三层机会。
问题是水加多了,怎么办?
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,加面?+城市化(认为,服务业无法发展的主因是城市化不够,人的聚集度不够。发展服务业的目的是解决就业问题。所以原本解决就业的初衷会变成GDP保8);+资本深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