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先者的诅咒

Intel and the Danger of Integration

Chips and Geopolitics

这两篇文章是姊妹篇,一篇讲述Intel怎么被台积电超越,对“创新者窘境”的分析非常精彩。Intel 作为行业领头羊,选择的是整合(Integration),克莱顿-克里斯坦森在2003年的《创新者的解决方案》中解释了产业的自然发展过程是如何从相互依赖的整合架构,演进到模块化架构的。

客户不会购买你的产品,除非它解决了一个重要的问题,这就是 "解决方案"。但市场有两种情况:一种是产品不够好,另一种是产品已经足够好。当产品不够好时,优势在于整合,而当产品已经足够好时,优势在于外包或模块化。

原因很简单,模块化基于标准花接口(即,标准化的功能)。必然有性能损失,比如Intel的X86构架,与Windows深度整合,在性能优化上极具优势,市占率高,收获大部分利润。但是,当芯片性能过剩时,整合的惯性就成为了诅咒。同样是芯片,台积电只生产、不设计。当性能接近“可用”(good)之后,模块化就在长期上表现出了灵活性和可靠性,先是以NVIDIA为代表的显示芯片,接着是苹果、谷歌,走的都是无圆晶厂模式。

这一模式也解释了开源软件的兴起,和数据库公司的没落。当性能不再是最重要时,整合方案就丧失了护城河。

回头说说开放银行和全景银行,所谓开放银行就是将银行服务作为API开放给各行各业,银行隐身幕后,类似台积电;所谓全景银行就是银行与其他公司整合,形成共同体,类似WINTEL模式。好了问题来了,是模块化还是整合?显然整合是维持利润的不二法门。

企业之所以占据主导地位,是因为它们的业绩最高,也就是说,它们是高度整合的,而要解除这种整合,无论是出于商业模式还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原因,通常都是站不住脚的。这就为新进入者打开了大门。

如果金融服务也已经过剩,那么,原来的领先者面临的将是“诅咒”,被曾经让自己成功的文化和激励方式所束缚,并最终被颠覆。

后一篇讲了台积电面对的地缘政治局面,“瑞士”策略为何不可行。稍敏感,读原文吧。

Add a Comment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